阅读记录

《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》

第170章 现在我都想改姓了

《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》全本免费阅读


御书房中。

“陛下,您看,这是萧阁老和东昌知县的信件,这里提到您关于摄相的处置,说您处事过于苛责,有失偏颇。”

“陛下您再看,这是萧阁老与一位名叫苏陆丰的人写的,说当地的粮价太低,应该提一提,这是纵容那些商人囤积居奇,要我大郑百姓吃不上饭啊。”

“陛下,还有最近的,徐首辅是因为乞骸骨归乡的,可这位名叫杨成志的人,竟然在信里说是陛下您嫉贤妒能,任用小人,还骂您是昏君,比武宗更甚。”

“陛下…”

“够了!”明良帝一声厉喝,胖脸发黑,脸色看上去比唐辰这位半夜晚睡又早早起来的人还差。

唐辰适时闭嘴,对于孟忠投来让他适可而止的眼神,直接选择无视。

这个节骨眼上了,怎么还能收手,这位督公就是缺少点霸气,难怪掌握着清浊司这么一个大的**,竟然还让大胖皇帝找他这么一个毫无根基毛头小子,行这些龌龊事。

“众爱卿如何说?”明良帝似乎又恢复了正常,眼神清明,没有因为唐辰的挑唆而暴怒,神态平静地望着诸位重臣。

如今内阁大臣并六部主官以及五军都督全部到齐,不大的御书房中突然涌进来这么多人,显得拥挤许多。

没了往昔的锦凳就坐,众臣皆谨言,肃穆而立。

不清楚陛下心意情况下,没人愿意如唐辰这般傻乎乎地当那个出头鸟。

更为重要的是,谁也不能保证今日的萧元驭不是明日的自己,毕竟徐时行也才不过罢相一个月而已。

谁知道皇帝手里的这把疯刀,下一次会砍向谁?

御书房中,竟在毫无征兆下变得落针可闻。

一种君臣间无声的博弈,悄无声息地铺展开来。

明良帝今日似乎颇具耐性,也不催促,也不发怒,索性闭上眼睛,坐在那里静静等待起来。

“臣有本奏!”

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众臣的沉默,只是这个声音还未开口说话,便有吏部尚书胡松跳出来呵斥道:

“住口!陛下垂询的是我等朝臣,内阁大臣尚未开口,岂有你这等不入流的说话份。”

突然被骂的唐辰,愣了一下,抬头见众臣恨不得吃了他的眼神,心头没由来的一慌。

只是这个慌乱转瞬即逝,他知道在逼死萧元驭这条路上犯了众怒,引起众臣的人人自危。

尤其抬出五大箱子的信件,更让这些位大臣内心生出了大恐怖,毕竟谁还没个亲旧故吏,谁没个信件往来,若因此治罪以后谁还敢写信。

但他现在只能进,不能退,若因此退了才真正的万劫不复,别说官场没他的立足之地,便是京城都没他的埋尸之地。

无视掉吏部尚书的呵斥威胁,唐辰梗着脖子,大声道:

“陛下,且看今日御书房中,萧元驭已经是戴罪之身,依旧令群臣不敢言,可见平日…”

他后面的话还没说完,原本闭着眼的明良帝忽地睁开了双眼,龙目猩红,凶光毕露。

“众爱卿,惧萧逆胜过朕啊!”

众臣被他这么一句话,吓的呼啦一下子,全部跪倒请罪。

“萧逆私通边将,志骄气溢,刚愎自用,诽谤天子,当斩!”

一项被人忽略的内阁大臣张松岩,先如今的内阁首辅金华开口道。

他的话立刻引来一片附议之声。

“臣等附议!”

“…”

侍立在旁的王宝和孟忠今番当真大开眼界。

总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颠倒是非。

当着皇帝与众臣的面,竟将一件事完全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出来,而且一句话便摸准他们伺候十多年主子的命脉。

孟忠看向堂中少年的眼神尤其炽烈,那种混合着惊惧欣赏又担心纠结在一起的复杂眼神,让这位权重低调的老督公,忽然觉得自己老了。

或许自己的富贵不会因为天子的更迭而变得飘渺无踪。

御书房外,一间门户只有半人高的押房中。

萧元驭将刚刚写完的**奏折,吹干折叠好后交由一旁看顾的小太监:

“没想到,老夫竟有一天需要**一位不入流的小官,才能自保,麻烦公公,将这份奏折奉给王公公。”

“阁老您客气了,您定能逢凶化吉的。”那小公公说了句不要钱的吉祥话,转头退了出去。

只是他尚未关上房门,便听一声呵斥:

“不用关门了,陛下有旨。”

小太监回头见孟忠手举着圣旨,亲自带人过来,慌的忙跪地磕头。

押房的房门比常门略矮一尺,人出入都需要低头躬身,平日里都是他们当值得太监候命休息的居所。

手握天子圣旨的孟忠,没有踏进押房,而是站在门外冲门中喝道:

“萧元驭出来接旨!”

“罪臣萧元驭恭迎天旨。”萧元驭匆匆跑出,掸衣撩袍,跪下听旨。

“志骄气溢,刚愎自用,私通边将,诽谤天子,斩立决!”

当萧元驭听完旨意后整个人顿时僵住,好似听错了一般,在被两名禁卫军架起来时,还不可置信地朝着孟忠喊道:

“孟公公,孟公公,陛下是不是下错旨意了,老夫没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