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垄上烟火》

12. 第 12 章

《垄上烟火》全本免费阅读

且说丛孝的半价“冬至节礼”场面着实热闹,家里本就缺油盐的眼疾手快地瞄准了就下手,看中了却一直犹豫旁观的此时也一改往日作风,袖着手不打算买东西只为凑热闹的一看这架势不对啊?

先不说买了能不能占到便宜,但是不买肯定是吃亏的,没见大伙跟不要钱似的往怀里搂吗?于是二话不说也撸起袖子冲了进去。

从太阳稍偏到日落黄昏,铺子喧哗似赶集,王德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收钱收到手软。寻常求爷爷告奶奶要他们买东西的那帮婆娘,全然忘了拿块帕子还要饶个两文,手杵到他鼻子底下地给他塞钱,生怕他不收,还扯着嗓门叫嚷提醒。

这才叫做生意哪!虽然他是个废物点心,但他小舅是干买卖的一把好手啊。

可惜了,怎地就这么想不开要关店呢?要是还开着,他也不说合伙这种话了,当个卖货的小伙计也挺好。小舅指东他绝不往西,让吃馒头绝不吃包子,指哪打哪,保证不擅作主张。

可惜了哟!他一边惆怅地想一边乐呵呵地收铜板。

夕阳把人影拉成长长的一条怪物样,兴高采烈的人们满载而归,有听到消息的邻村人急匆匆跑来一看,货架上已空空如也,只剩不多的几样物什。

“哎呀,来晚了来晚了,丛孝,还有货吗?都拿出来摆上呗。”

“没有了,全卖完了,您看看这些可有需要的,别再等会这些也没了。”

一听这话来人满脸恍然,着急忙慌地挨个踮脚看,不能白跑一趟,怎么也要够本才是。

等到最后一人走出大门,店内已点上煤油灯。整个铺子犹如蝗虫过境,除了白糖在内的零星几种货物完好如初,墙角掉落几颗糖块,货架上散乱堆着两个瓷娃娃。

丛孝环视一周,拿了瓷娃娃和白糖放进袖袋,剩下的一总包袱皮一卷,塞到激动难耐的外甥怀里,“剩下的这些东西咱两家分了,这是你的那份,我会记在账上。”

王德抱着一包东西敢怒不敢言,臊眉耷眼地站在柜台旁边。丛孝才不管他怎么想,吩咐他明天早上卷铺盖走人,抬脚出大门往自家方向走。

待到王德搬家完,丛孝捡了些自家能用的桌椅板凳搬回家,其余的货架等物全打折卖与木匠。整座宅子从前到后一贫如洗,恢复成它最初的模样,当然墙上的白灰没白刷,屋内亮堂了不少。

请来屋主解了契约,剩下半年租金也不计较了,钥匙一交转身走人。

在家核对了两天账目,携着钱匣子赶往镇上商铺结清剩余钱款,拿回欠条。丛孝长舒一口气,只剩最后一步了。

“所有来往账册都在这里,详细记录了每一笔交易。”丛孝手指点着账簿,对他大姐说道,“除掉最初的五两银子,抹掉零头,总共亏损十五两白银。”

“啊?有这么多吗?”丛三老爷大惊失色,险从凳子上跌下来。

要知道一个小户之家一年的开销也就七、八两上下,若是过得宽松些,吃穿略奢靡也不超过十两。这可是十五两啊,够普通人家生活二、三年的了。

丛娟也不相信,奈何账本上条例分明,是亏是赚一目了然,想赖也赖不了。

杏娘亦是目露惊疑,手拽帕子来回撕扯。

丛信两口子面面相觑,幸亏提前说好了分家事宜,这些债务落不到他们头上,就是撕破脸皮也值了,两人心内暗自庆幸。

其余王家诸人窃窃私语不停,却不敢明目张胆的提出来,就算是怀疑也只能自个憋着。

“按照约定我们两家平摊全部费用,每家各出十两,大姐,你没意见吧?”丛孝询问。

“没意见,我能有什么意见?”丛娟郁闷至极。

“那就好。”丛孝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借条,让王家老少都看过按了手印。

他收好借条,咳嗽一声正色说道:“好了,接下来该轮到分家了,索性大伙都在,趁着今天一并解决。”

丛家两兄弟的分家不像旁人那般复杂,房屋家当各自都有,家里水田旱田平分成三份,老两口和兄弟二人各占一份,只一条水牛不好分配。但问题不大,丛信既然决定举家搬到镇上去住,田亩自然无法耕种,水牛也就用不上。

暂时约定水牛归两家所有,仍由丛孝喂养。

别的都好说,只一条产生了严重分歧。

“我老天拔地把你们拉扯大,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我的?供你们吃喝拉撒不要钱?养大了要娶媳妇,又要生儿育女,就你们挣的那几个铜子,吃屎都不够。我手上没有银子,爱信不信。”陈氏大声强调,仿佛受了很大冤屈似得差点跳起来。

林氏耐着性子规劝:“娘,咱们家的家底在村子不说是数一数二,至少也是中等往上吧,这么些年的田亩出息可都在您老手里攥着,您现在说一文钱没有,说出去也没人信吧?”

“嘿,老娘倒要你来教做人,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。你十指不沾阳春水,懂得什么过日子的艰难。一日三餐、四季衣裳、人情往来、看病吃药,你告诉我哪样不要钱?”

“你瞧瞧村里谁家日子有咱家这么舒坦?吃我的住我的,生了小的还要我养,现在还想着找我要钱?我没找你们要钱就已经够好了,我告诉你,你可别人心不足蛇吞象,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,你这是痴心妄想。”

林氏气结:“娘,您能不能讲点道理?我就生了一个文儿,能花费多少银钱?您老找人要钱,也不该找到我们身上。”

只有一个儿子一直是她心里的隐痛,弟媳接二连三的怀孕生产,儿女双全。

去年年底她好不容易怀了胎,结果没过几个月就无声无息的滑掉了,让她伤心了好一阵子。这个破地方再呆不下去了,专门克着他们家把好风水流到老二家,说不得就是那个李老头动了什么手脚。她早看那老头不顺眼了,谁知道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。

这个家一定要分,分了她就搬到镇上去,离这些人远远的,看谁还能妨碍到他们家。

杏娘顿时不乐意了:“大嫂这话我就听不懂了,是,我是生了三个,谁叫我命里带福呢,旁人想要都没有。谁家生儿育女都是大功臣吧,这叫子孙延绵,人丁兴旺。就大嫂这一根独苗,也就咱们家不计较,否则还不定怎么样。无论如何,就算是分家,也不该拿子孙说事。”

缓了一口气,她继续道:“就子孙而言,我们这一房按理该多得一份才是。我们两口子厚道,事不做绝话不说断,可别以为我们就软弱可欺了。”

“再说了,从我嫁进来快十年了吧,我家那口子是农时忙种田,闲时外出讨活,每年还要交公中几两银子。我可从来没见大哥拿回家一个铜板,倒是他时不时的交束脩、结交同窗、给先生送礼,光每次的科考就是一笔费用。照我说,咱们全家最费钱的就是大哥。”

杏娘这几天积了一肚子火,正有气没处发,谁撞到枪口上谁倒霉,她也不管什么长幼尊卑了。即便是风平浪静,她还想搅风搅雨呢,有人主动找上门来,她可不会客气。

“所以说,娘,您应该找大哥要钱才是。”

一席话说得两婆媳都消了音,往常杏娘是个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